个人简介:张郎中,90后中医,中医学硕士,社区医院坐诊,半日临证半读书,崇尚中医经典,倡导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,致力于传播中医思维,让中医思维照亮每个人的生活。
献血好吗?
好也不好。对于受血者来讲,那是救命稻草,好;
对于献血者来讲,是奉献了数年的精血,不好。
西医讲,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-5000毫升,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-400毫升,只占到全身总血量的5%,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,使血流量很快恢复正常,同时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。
在现代医学眼中,血液是可以量化的指标,无非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合而成。献血只不过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分少了,再补充一些便是,你们中医犯得着大惊小怪吗?
这其实就涉及到中西医两种医学本质上的差距,西医的眼中就只有“形”,缺血了输血,缺钙了补钙,长东西了割掉。而中医眼中有三个层面——“形”“气”“神”。
第一层面,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。血袋里装的400ml血液,那就属于形。
第二层面,气,很多人就理解不了,老外更是摸不着头脑,气是什么?看不见摸不着的。
中国人最讲究气,发脾气叫生气;相处融洽叫和气;人活着要有精气;中医更讲究气,营气、卫气、肝气、肾气、水谷之气。
关于气,那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。
万事万物都有气,一块石头有气,一本书有气,一块手表也有气。
《千金方》里面讲,刚出生的孩子应该用父母穿过的衣服改小后来穿,这是什么道理呢?因为衣服上带有爸爸妈妈的气,这些气团会更孩子更好更快适应。如果直接穿新衣服,在孩子的身体与衣服的磨合过程中也是需要耗气的,而用父母的衣服改小就避免了气的耗伤。
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于气的看重和保护严谨至此,那么献出一血袋的血又会耗伤多少气呢?
你只看到献血少了400ml的有形之血,却不知献血后疲乏无力是因为伤了人体正气,献血后心慌胸闷是伤了心气,献血后容易感冒是因为伤了卫气。
其实明白了气,就能明白献血这个过程对身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。我们可以再聊点题外话。以前的老人家,用的一些老物件,一用就是几十年,比如吃饭用的瓷碗,顿顿吃饭的家伙事,如果无缘无故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裂缝了,碎了,那么老人的身体也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。因为已经用了很多年了,碗和老人的气已经融合在一起了,有一方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碗的损失,老房子也是如此,亲人之间也是如此。
第三个层面,神。相较于气,神的层面更高级。神是人体的支柱和根本。中医讲“心主神明”,神总领一切,没有神的人体是是一具行尸走肉,不过“神”不在今天的重点论述范围以内,暂且按下不表。
中医讲,一滴精,十滴血。所有的血液都是后天的水谷精微加先天的肾精所化生,对于女性更是如此。
女子以血为本,女性的月经、怀孕、生产、哺乳都跟血息息相关。对于女性来讲,血影响肌肤、皮毛、五官甚至脏腑,补血是女性一辈子的功课。
所以,对于女性朋友,郎中不建议去献血。
献血虽然有公益性,但是绝对不能以健康为代价。我们现在的献血现状,郎中总结了,基本就两种情况,一种是无知,另一种是无畏。
无知的占绝大多数,有的人觉得献血能够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,有人觉得献血能够排出身体的毒素,还有人献血是为了得到一些的小礼品。
无畏的自然是少数,当真正了解献血对身体影响而义无反顾去执行的人,才是真正的勇士。能够舍弃自身最精华的血液而去救助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,这本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。郎中希望大家能够真正了解献血对于身体的影响,然后再去做出决定,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风般的去献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