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朱姓最怕什么姓(朱姓最怕什么姓罗)

我们都知道,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,君臣之间不敢逾越规矩,父子之间也不敢逾越规矩。古人特别注重避讳的事情,这体现在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大的方面先不说,对名字的避讳有时候都很苛刻。

比如诗人李贺,他一生都不能进朝廷做官,满心郁抑郁,年仅27岁便离开了人世。他不能做官的原因,不是能力不足,或者是家里人得罪了有权有势的人,而是他的父亲名字有个“缙”字,与进士的的“进”同音。所以要避父亲的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。即便后来韩愈极力为李贺辩护,也依旧没能阻止封建腐朽势力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压迫。

那么,在中央权力集中的明王朝,百姓和官员又会因为要避讳,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?例如朱棣的小舅子徐辉祖,他父亲就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大战功的徐达。徐辉祖以前的名字叫允恭,名字文雅好听。但是到他九岁的时候,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出生了,不料他的名字这个“允”字被皇孙用了,所以允恭后来就改为辉祖。

讲到这件事,我们会有一个疑问。当时明朝皇帝姓朱。老百姓吃猪肉怎么办呢?杀猪的时候,可以怎么说呀?按道理他们不可能直接讲杀猪的。要是百姓说句“杀猪了”,弄不好被朝廷误以为是你要造反,那你即使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。为了避免“国讳”,官兵对此管控得相当厉害。

事实上,官员百姓们害怕提到猪,朱元璋却并不在意此事。一次,朱元璋到民间微服私访,看到每家每户都贴上对联,独独有一家没有贴,问清楚情况后,这才知道此家人以骟猪为生,穷到买不起对联。为此,朱元璋还特地写下一副对联赠与他们,上写——双手劈开生死路,一刀斩断是非根。由此可见,朱元璋对于“猪”一字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忌讳。

对于这样的事情,聪明的朱元璋会想出办法来的。他想:不就是个猪吗?我不能因为自己姓朱,不让老百姓吃猪肉吧?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安安稳稳的吃上猪肉,又不用避讳自己的朱姓,因此他特意颁发了法令,将猪更名为“豕”或“彘”。

当然避讳朝廷皇室的名字,不只体现在这一件事情上,毕竟人家皇室不止一个朱姓,还有其他很多的姓氏,他们总得起名字呀。所以《大明律》拟了一条规定:你上书言事不小心犯了避讳,我打你八十棍;触犯了皇室名字,要打一百棍;如果只是冒犯了庙讳或者御名,其中一个字或者音同形不同,是不会问罪的。

对于因为犯了避讳改名字之类的事,现代人看起来很难理解,但是对于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来说,这是再正常不过的。毕竟天子要和普通的老百姓区分开来,制度、君臣之间的区别是永远不能够混在一起的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» 朱姓最怕什么姓(朱姓最怕什么姓罗)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